女性生殖道感染诊疗要点与难点

2018-11-16

在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持续教育培训中心、生殖道感染诊疗技术专项能力培训项目学术会上,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罗新教授为大家分享了课题《女性生殖道感染诊疗要点与难点》,众所周知中国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现状为患病人群基数大、发病率高,每年因生殖道感染就诊的患者已超过7亿人次,发病率程显递增趋势,危害不容小觑。课题具体内容如下:


一. 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基本概念

1. 按感染部位分类:

下生殖道炎症——外阴炎、阴道炎、宫颈炎

及上生殖道炎症——子宫内膜炎、输卵管炎、输卵管卵巢脓肿、盆腔腹膜炎

2. 感染的蔓延播散途径:

沿生殖道粘膜上行、经淋巴系统播散、经血液循环系统播散、沿盆腹腔脏器感染直接蔓延、医源性感染、性接触传播

3. 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:内源性病原体(细菌)、外源性病原体(性传播病原体)


二. 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现状及认知问题

1. 中国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误区:

不诊不治、过诊过治、乱诊乱治现象严重,感染反复不愈,诱发其他的继发感染或混合性感染,大量应用抗生素进行抗“炎”治疗等。

国外发达国家设诊室床旁显微镜直接镜检!

2. 中国执业医生对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治认识不足


三. 生殖道感染性疾病诊治过程的要点难点

1. 外阴炎诊断的问题:病因认识不清、忽略外阴皮肤病

  • 诊断鉴别的要点——鉴别引起外阴症状(瘙痒、疼痛、烧灼)的病因

  • 外阴本身存在炎症——病原体感染、阴道炎症累及外阴皮肤粘膜(如VVC)、非特异性外阴炎(如尿液/粪便刺激、卫生巾刺激)

  • 外阴皮肤病




2. 外阴炎治疗原则:

  • 病因治疗——尿瘘、粪瘘修补、糖尿病、外阴皮肤病等

  • 局部治疗——坐浴、中药治疗、物理治疗



3. 阴道微生态一旦平衡被打破会造成阴道炎症、宫颈炎症,甚至上生殖道炎症(阴道炎的诊断问题详见视频)

  • 混合感染临床表现不特异,仅凭经验决定做某种病原体的筛查,常导致漏诊混合感染

  • AV、CV认知不足

  • 阴道分泌物湿片镜检及革兰染色均为形态学上观察阴道菌群改变,而不能反映其功能上的变化

  • 认为鉴别细菌能力有限,镜检阳性预测值50%,存在漏诊

  • 阴道微生态异常的特殊类型问题:患者分泌物增多、瘙痒等症状,无特殊病原体检出,以往方法(包括单纯观察分泌物中细菌形态)难以诊断属于何种“阴道炎”,即:菌群抑制;菌群正常、功能下降

  • 解决阴道感染的核心技术——阴道微生态评价(详见视频):

阴道微生态评价10余年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:功能学检测结果与形态学不一致时,如何对结果进行解读?目前功能检测存在一定的欠缺


四. 复杂性、难治性生殖道感染诊治注意事项

1. 生殖道感染——性传播疾病

  • HPV感染的诊断:病毒基因组的核酸检测(主要的检测方法)、部分性检测,包括杂交捕获法(HC-II和HC-III)

  • HPV检测临床应用

  • 复杂的生殖道感染类型

  • 生殖道感染专项能力培训目标:推广核心技术——阴道微生态检测技术、阴道镜检查技术



女性生殖道感染诊疗要点与难点(完整版)

写评论...